二〇二二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22年,培训规范化建设重启年、内涵式发展稳推年、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年,在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下,学校主动求变、善战勇战,实现培训到款额连续两年超5000万的历史新突破,真正让社会培训这块招牌做得大、叫得响、磨得亮。坚定践行“立足威海、依靠威海、面向威海、服务威海”的办学定位,大力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紧密围绕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大政府补贴类技能培训合作力度,提质省培、双师型师资类传统品牌项目,强化船员、驾驶员等职业培训优势项目,开拓面向在校生培训服务蓝海市场,巩固村干部“赋能计划”等校地合作项目,持续做好其他培训—研学、考试、鉴定、竞赛、服务等,将“大职教、大培训、大服务”理念有力落地。
年度内,面向在校生和社会成员广泛开展各类培训168项,服务社会人员10.87万人次,到账额5036.30万元,继2021年之后到账额连续两年突破5000万大关,为疫情下培训工作的有序恢复增添了强有力的信心,精彩书写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绚丽篇章。学校打造的威职培训服务体系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示范案例,2022,社会培训这场逆战打得真漂亮!

威职培训服务体系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党委委员勇治强主持召开季度培训工作会议

优化完善培训工作体系
推动非学历教育规范化建设

重新修订并发布《社会培训工作管理方法》

在新时代山东高校非学历教育转型发展讲座中展示威职创新发展案例
优化部门职能定位
确立“三管三帮三服”服务导向
自实施“管办分离”以来,培训学院提出并推动“三管三帮三服”的职能定位和服务导向逐步落地,有效改善部门整体作风和形象。三“管”:管工作规划、管规范实施;管年底考核;三“帮”:帮项目建设、帮项目实施、帮资源调配;三“服”:服务对外交流、服务项目引进、服务学院发展。年度内,帮助、服务二级学院引进项目10余项,对接、引荐师资近20人,悉心指导项目顺利组织实施。强化督导服务职能,依次走访各二级学院,调研培训开展的瓶颈难题,研究解决方案,为制定培训工作规划和举措奠定基础。

培训学院“三管三帮三服”的职能定位示意图

培训学院深入二级学院走访调研
稳固创新项目来源
运用市场机制提升培训体量质量

“双高计划”引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培训项目
威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
深化培训内涵建设
奠定培训优质长远发展基石

学校参与“在线学习服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

2022年新建社会培训基地一览表
赋能乡村组织振兴
市村干部“赋能计划”稳健运行
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稳推威海市村干部“赋能计划”平稳运行。2022年,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招生资格审查、报名工作,组织学员参加考前辅导、招生入学考试等,累计招收大专700人,中专110人。探索“四结合六环节”教学模式,开设大专课程8门,中专课程9门,组织编写《农村文化建设》等中专讲义课程9门,编写《农村政策与法规》等大专辅助教学案例6门,着手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干部培养校本课程讲义作为案例教学校本教材。本年度共分发大专教材5600本,印刷发放大专辅助案例4200本、中专讲义2760本,编辑出版工作简讯3期。开展赋能实践站建设,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建设培育100个左右赋能实践站,首批启动运行50个。统筹完成大中专学员日常管理考核、班主任考核、党支部建设、学员个人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制定考试实施方案,顺利完成2021级、2022级共计1095人的大中专学员考务工作。期间,认真组织筹备山东省社区教育年会暨社区教育骨干培训等大型会议。教学教务、日常管理、考务工作、会务服务等均得到上级领导和学员的一致认可。

威海市村干部“赋能计划”实践教学

山东省社区教育年会暨社区教育教育骨干研修班在威职举办
激活电大办学活力
强化开放教育招生举措显成效

培训学院“三管三帮三服”的职能定位示意图
二〇二三
“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2023年,
我们已做好
迎接培训工作大发展的各项准备,
新征程
我们再出发!
”
来源丨培训学院
编辑丨王喜荣
美编丨张楷琦(新闻传播卓越工匠班)
特邀编审丨孙伟峰
主编丨宋鸽
审核丨徐洪强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